OBD(On-Board Diagnostics)设备是连接驾驶员与车辆“神经网络”——CAN总线的窗口。它能读取从发动机状态到驾驶行为的各类数据,为车队管理、保险、车况诊断等应用提供了巨大价值。然而,这种连接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,一个不安全的OBD设备可能成为黑客控制车辆的入口。
因此,欧盟在其将于 2025年8月1日 全面强制实施的网络安全新规中,将OBD设备视为最高风险的品类之一,必须通过 EN 18031 的严格认证。
一、标准概述
对于直接接入车辆核心网络的OBD设备,EN 18031的审查逻辑直击其最致命的风险点。
- EN 18031-1 (网络保护): 这是对OBD设备安全性的根本要求。它绝不能允许未经授权的指令被写入车辆的CAN总线。同时,它自身的网络连接(蓝牙、Wi-Fi、蜂窝网络)必须是安全的,不能被用作攻击车辆或驾驶员手机的跳板。
- EN 18031-2 (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): OBD设备是敏感数据的“收集器”。GPS轨迹、行驶速度、加速度、刹车习惯等,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可以精确描绘出用户的全部行为模式。标准要求这些数据在采集、传输和存储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。
二、认证技术要点
要使OBD设备产品通过认证,必须在以下关键领域证明其设计的安全与可靠:
1. 安全的CAN总线交互
- 只读优先原则: 除非有极其充分的安全理由和强大的认证机制,否则OBD设备应被严格限制在“只读”模式,防止任何可能影响车辆操控的“写入”操作。
- 指令过滤与验证: 如果设备具备写入功能(如清除故障码),必须有严格的白名单和指令验证机制,阻止任何可疑或危险的指令被发送到CAN总线。
2. 安全的无线通信
- 端到端加密: OBD设备与手机APP(通过蓝牙/Wi-Fi)或与云平台(通过蜂窝网络)之间的所有通信都必须经过端到端加密。
- 安全配对: 与手机APP的配对过程必须是安全的,能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连接。
3. 固件完整性与安全更新
- 安全启动 (Secure Boot): 设备启动时必须验证固件的数字签名,确保运行的是官方且未经篡改的软件,这是防止设备被“刷入”恶意固件的第一道防线。
- 可靠的OTA更新: 必须具备安全、可靠的固件更新机制。一次不安全的更新,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。
4. 严格的数据隐私保护
- 数据最小化与匿名化: 只采集提供服务所必需的数据。对于驾驶行为分析等数据,在上传至云端时应尽可能进行匿名化或假名化处理。
- 用户控制权: 用户必须能够清晰地了解设备采集了哪些数据,并有权删除其历史数据。
5. 物理安全
- 考虑到OBD接口通常暴露在外,设备本身应具备一定的防物理篡改设计,以增加攻击者进行硬件破解的难度。
三、认证流程
EN 18031认证是一个严谨的、多阶段的工程项目。一个规划良好的流程是成功的关键。
第一步:项目启动与差距分析
第二步:整改方案设计与实施
第三步:预测试与渗透测试
第四步:技术文档编制
第五步:正式送检与机构沟通
第六步:获取证书与上市监督
结论
对于OBD设备制造商而言,EN 18031认证不仅关乎数据隐私,更直接关系到车辆安全和生命安全。因此,通过此项认证是品牌对社会责任和产品质量的最高承诺。一份EN 18031证书,将成为您的产品在保险、车队管理和个人用户市场中最具说服力的信任状。
EN 18031的认证流程环环相扣,专业且复杂,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时间和成本的巨大损失。海沣检测作为您身边的认证专家,提供从差距分析、技术整改、精准预测试到一站式认证代办的全流程服务,旨在成为您最可靠的技术伙伴,确保您的产品高效、经济地一次性通过认证。